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机理及其限制措施和电介质的放电理论。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绝缘及其试验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两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从而具有从事高电压技术工作的能力。
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电介质主要电气特性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基本特性。
2.掌握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主要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机理、防护措施等基本知识。
3.掌握高电压试验和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常用的高压试验装置及测试仪器的原理与用法,并具有一定的高电压试验能力。
本课程是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也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技术限定选修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总学时数为40学时。
《高电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成为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讨高电压(强电场)下的各种电气物理问题。对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事实上,在目前电气工程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高电压技术》是唯一研讨电力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问题的一门课程,而且本课程的有些部分(例如电介质的电气特性、分布参数电路中的行波理论等)还具有物理基础知识的性质,实属强电方面各个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故本课程在我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高电压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较强的高电压测试技术;培养学生应用高电压技术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掌握高电压的产生与抑制、绝缘的特性与设计等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应用高电压技术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材:
周泽存、沈其工、方瑜、王大忠,《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ISBN:978-7-5083-4998-5/TM.8
参考文献:
1、周泽存,《高电压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6,ISBN:7-120-00337-2/TM.78
2、杨保初等,《高电压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1,ISBN:7-5624-2441-1/TM.74
3、朱德恒、谈克雄,《电绝缘诊断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4,ISBN:7-80125-876-2/TM.519
4、朱德恒、严璋,《高电压绝缘》,朱德恒、严璋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ISBN:7-1302-00913-9/TN.30
5、陈维贤,《电网过电压教程》,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ISBN:7-120-00337-2/TM.78
6、华中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试验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ISBN:7-120-00634-7/TM.166
7、变压器制造技术丛书编审委员会,《变压器试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ISBN:7-111-06135-7/TM.719
8、赵智大,《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5, ISBN:7-80125-874-6/TM.517
高电压技术课程目录
主讲教师 :律方成 王永强 张重远
绪论
1. 输电电压等级的划分
2. 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1.1 电介质的极化
1.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1.3 电介质的电导
1.4 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
第二章 气体放电理论
概述
2.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一)
2.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二)
2.2 气体带电的一般描述
2.3 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一)
2.3 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二)
2.4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一)
2.4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二)
2.6 沿面放电和污闪事故(一)
2.6 沿面放电和污闪事故(二)
第三章 气隙的电气强度
3.1 气隙的击穿时间
3.2 气隙的伏秒特性(一)
3.2 气隙的伏秒特性(二)
3.3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3.4 较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
3.5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一)
3.5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二)
3.6 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第四章 固体、液体和组合绝缘的电气强度介质的击穿
4.1 固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4.2 影响固体介质击穿电压主要因素
4.3 提高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4.4 固体电介质的老化
4.5 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4.6 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4.7 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第五章 绝缘诊断与绝缘试验
概述
5.1 测定绝缘电阻
5.2 测定泄露电流
5.3 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一)
5.3 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二)
第六章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
6.1 工频高压试验
6.2 直流高压试验
6.3 冲击高压试验
第七章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前言
7.1 无损耗单导线线路中的波过程
7.2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一)
7.2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二)
7.3 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7.4 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7.6 冲击电晕对线路波过程的影响
7.9 绕组中的波过程(一)
7.9 绕组中的波过程(二)
7.11 冲击电压在绕组间的传递
第八章 雷电及防雷装置
8.1 雷电参数
8.2 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8.3 避雷器
8.4 接地装置
第九章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前言
9.1 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
9.2 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和耐雷水平
9.3 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9.4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第十章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引言
10.1 直击雷防护(一)
10.1 直击雷防护(二)
10.3 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
10.6 旋转电机的防雷保护
第十一章 电力系统过电压概述
11.1 雷电过电压
11.2 内部过电压(一)
11.2 内部过电压(二)
11.3 过电压计算的理论基础